大力发展民宿新业态 推动贵州旅游大提质

发布时间:2022-01-22 11:16:45 来源:贵州政协报 原文作者: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民宿作为旅游产业供给端的一种新兴业态,在我省得到快速发展。初步统计,全省民宿客栈总量5000余家,床位数约10万张。

总体上看,我省民宿业发展迅猛,但基数小、规模小、总量小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早在2019年,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山东的民宿客栈数量就已超过1万家,与这些民宿业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发展仍然滞后,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少总体统筹规划。省级层面尚未出台相关规划,民宿发展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民宿分布零散,未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发展区域,基本处于自我发展状态,同质化严重。二是自身特色体现不够。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有别于酒店的体验感和主题性,而我省大部分民宿只是传统农家乐的升级版,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挖掘,自身特色体现不够,对游客吸引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受地理条件限制,民宿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备。如部分道路狭窄、通讯信号较弱、水电供应不够稳定、购物距离较远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留宿时间,降低重游率。四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民宿经营者多以当地村居民为主,未受过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缺乏营销管理经验,对民宿的理解较为表面,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跟不上,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发展规划引领。省级层面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产业发展条件、乡土人文风情、民族民俗特色,研究制定民宿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坚持主题化、差异化发展,深化“民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村寨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健康养老等丰富民宿内涵,为游客提供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旅游体验,让民宿经济成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推手。

二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我省传统村落多、民族文化丰富的优势,加大乡土风貌、文物遗迹等保护力度,挖掘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文化产品,深度挖掘与整理侗族大歌、苗族姊妹节、瑶族医药、花灯戏、苗年侗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各种特色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建成一批有文化、有故事、有体验、有品味的民宿,让游客尽情欣赏自然美景、融入民族生活、感受人文情怀。

三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民宿重点发展区域内水电设施、通讯设施、停车场、消防应急等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主要交通干道、重点景区景点到民宿的道路建设,进一步畅通环线道路,给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保障,让消费者能够既拥有宁静的假期又不远离城市生活的便利,提升民宿的整体形象与竞争力。

四是创新民宿经营模式。引进优强企业,通过租用农村闲置资源或农民入股土地等形式,完善“专业从业者组织+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专业人员的管理运营和农户的住宅或劳务,大力发展中高端乡村特色民宿旅游,满足不同层次旅游人群的住宿及消费需求。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加强民宿从业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推动星级酒店与民宿结对互助,开展专业指导,进行轮岗锻炼,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

汪文学委员代表九三学社省委发言

版权所有:开云官方平台app 主办:开云官网入口网页版下载黔ICP备17008417号-1

承办:开云官网入口网页版下载 信息网络中心 技术支持: 泰得科技

Copyright @ 2018-2022 GZS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