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九三学社界别李强委员代表九三学社省委发言 持续推进“以渣定产” 守牢“两江”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1-01-29 15:30:02

磷石膏渣场是目前影响我省乌江、清水江水质的主要污染隐患。2018年以来,我省创新开展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要求百分之百进行磷石膏利用处置,有效遏制了磷石膏堆存量增长势头,乌江、清水江磷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但如何进一步推进“以渣定产”,多数磷化工企业存在畏难情绪。

一是市场推广难。当前磷石膏综合利用主推建材,如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石膏砂浆、石膏墙板等,相关生产线年利用产能约900万吨,但由于产品无价格优势、施工工艺较复杂、施工条件及技术要求高等因素,本省市场消费能力不足,外省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二是增加投入难。由于要求磷石膏“以渣定产”,我省磷化工企业同等品级的磷肥产品生产成本要比周边省份高出100元/吨左右。贵州磷化集团将磷石膏用于井下充填,消纳成本也在50元/吨左右,每年投入资金上亿元。

三是技术突破难。目前,利用磷石膏制取硫酸和活性氧化钙是综合利用程度最深、成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学利用工艺路线,但由于没有很好解决能耗问题,生产成本很难平衡,实现大规模分解消纳的工艺技术仍在探索阶段。

为此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磷化工行业是我省依托优势磷矿资源,经过多年积累发展起来的重要工业支柱产业,历史形成的磷石膏堆存量约1.1亿吨,占全国磷石膏堆存量的36.7%,而且每年还将新产出磷石膏1100万吨,自2018年实行“以渣定产”以来,多数得到综合利用,但仍有数百万吨需要堆存处置。如果不继续推进“以渣定产”,严格控制磷石膏增量,目前取得的乌江磷污染治理成效将难以持续巩固。因此,要从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充分认识乌江磷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推进磷化工行业“以渣定产”,从源头上巩固乌江磷污染治理成效。

二、强化工作基础。目前,建材制备、井下充填、直接工程利用和化学利用是我省磷石膏综合利用处置的主要途径。2020年1-9月,我省磷石膏产生876.56万吨,综合利用总量618.07万吨,其中建材利用240.95万吨,充填利用301.53万吨,制酸等化学利用75.59万吨;处置了251.63万吨,大部分用于筑坝、少部分用于铺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建材利用和化学利用相比去年有所减少,因此,要强化已有工业基础,继续加大相关产品推广使用力度,确保磷石膏消纳的主要渠道顺畅。

三、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磷化工产品研发投入,比如:聚焦磷石膏改性处置技术开发,减少现有渣场磷渗漏,推进新渣无害化处置;加强能耗管理,针对磷石膏制酸能耗较高问题改进工艺;探索磷石膏与赤泥等省内大宗固废协同处置;开发新型磷石膏建材;拓展磷石膏回填技术在煤矿和其他矿产中的应用,等等。

四、落实主体责任。贵州磷化集团的生产规模已达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是全球磷化工领军企业,我省磷矿石、磷复肥、磷铵、黄磷、硫酸生产能力均排名国内前三,在我省率先推进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的变革创举中,要继续发挥好磷化工企业开拓磷石膏消纳渠道主力军的作用。

五、形成强大合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快督促支持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步伐,帮助拓展磷石膏建材市场。要充分利用政府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对接优强企业,引进更多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丰富下游产品种类,避免磷石膏产品同质化低效竞争。同时,还应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建材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李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