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件提案“落地生花”
——贵定县政协务实创新推动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提质增效
□本报通讯员 官州明
金秋时节,贵定县政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职答卷”:2025年立案的117件提案全部办结,委员满意率达98.3%,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县政协创新推进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县政协深入贯彻全国政协及省、州政协关于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的决策部署,坚持“质量导向、实效为本、创新驱动”原则,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体系、创新办理方式、深化协商民主四大举措,推动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实现从“答复型”到“落实型”的关键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组织领导
构建“三级联动”责任闭环
县政协将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纳入全局统筹推进,成立由主席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席统筹、专委会督导、委员主体”三级责任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在今年提案交办会上,县政府分管领导强调:“提案办理是政府听取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实抓好。”
县政府办与县政协办联合制定《提案办理工作责任清单》,将117件提案分解至28个承办单位,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推进”,确保件件有落实、有回音。如,在办理《发展基层志愿服务工作》提案过程中,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民政、团委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推动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达4.74万人,组建志愿服务团队336支,实现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切实将提案建议转化为惠民实效。
健全制度体系
打造“全流程”管理链条
县政协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提、审、交、办、督、评”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今年出台的《贵定县政协提案办理“回头看”实施细则》,明确办理前沟通、办理中协商、办理后回访三阶段要求,推动提案办理从“文来文往”转向“事要解决”。
在提案征集阶段,建立“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专家智库”三方联动机制,搭建提案选题库。围绕“融贵阳”主战略、“四新”“四化”等重点工作,确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6大类32项选题参考,引导委员精准建言。全年联名提案和集体提案占比提升至45%,提案质量明显提高。
在提案审查环节,实行“初审提质+复审优化+终审立案”三级把关机制,今年提案立案率达93.6%,较去年提升2.1个百分点。对未立案提案,采取“一对一辅导”方式,帮助委员完善内容,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或后续提案素材,确保优质建议不流失。
同时,对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全力推动“闲置土地利用”“农村公路养护”等重点提案落地见效。
创新办理方式
推动“实效型”成果转化
县政协打破传统办理模式局限,探索“集中答复+现场协商+联动赋能”的全新路径,让提案办理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创新开展“提案办理开放日”活动,在县教育局、县文旅局等重点承办单位设立提案办理现场会,组织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直面问题、共商对策。在办理《关于将贵定县中等职业学校校区改建为贵定县第三中学的建议》提案过程中,县教育局先后组织3次现场协商、5轮方案优化,最终推动该项目纳入全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切实回应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热切期盼。
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提案,建立“1个主办单位+N个协办单位”的联合办理机制,由县政协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合力攻坚。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案办理中,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出台《贵定县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深化协商民主
凝聚“最大同心圆”
县政协将协商民主贯穿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全过程,打造“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景区协商”四大协商品牌,让提案建议在广泛协商中凝聚共识。今年,围绕“山桐子全产业链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议题,开展协商活动46场次,提出合理建议127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39个,让协商成果切实服务县域发展。
同时,县政协以“双赋能”为支撑,提升提案办理质效:一方面,推行“智库+”赋能,组建由50名政协委员、50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双50智库”,为提案办理提供专业智力支撑。在《硅铝产业园建设》提案办理中,智库专家提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的创新模式,助力园区成功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达8.82亿元。另一方面,开展“爱心+”行动,依托政协“爱心基金”平台,组织委员企业结对帮扶家庭困难群众。今年累计募集资金14.9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子30名,在履职为民中彰显政协温度。
“县政协将持续深化‘提案+调研’‘提案+监督’联动机制,推动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 从‘注重过程、强调做了什么’向‘聚焦结果、突出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为贵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县政协副主席岑群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