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原明珠” 擦亮生态底色
——威宁自治县政协“三位一体”履职绘就绿水青山新图景
□本报通讯员 周应福
初夏,草海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北坡柳影婆娑、绿草如茵、野花争艳、莺歌燕舞,蓝天白云下的草海碧波荡漾、鱼翔浅底,一派生机勃勃。
威宁自治县是乌江、横江、北盘江的发源地,也是牛栏江东源,拥有“高原明珠”草海。作为多条河流的生态屏障,威宁的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加强民主监督、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提案协商,“三位一体”履职尽责,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生态宜居环境贡献政协力量。
加强民主监督,化解急难愁盼
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这场持久战中,县政协以300多名委员为主体,聚焦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以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加强与职能部门协作,使政协民主监督与环保督察等工作衔接互补。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带着问题干,全员参与“查”、聚焦问题“商”、汇智聚力“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民主监督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中,委员们发挥主体作用,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短板弱项,加强调查研究,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助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贡献出了委员力量。
通过政协加强联动,强化部门协同、引导公众参与,依托政协委员履职平台载体,县政协助力解决多起群众身边生态环境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凝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
加强调研视察,提升工作成效
近年来,县政协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围绕三岔河保护、牛栏江流域石漠化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杨湾桥水库草海项目建设、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畜禽粪污治理等开展调研视察。
为让调研视察真正“沉下去”,县政协注重调研力量的配备,每个专题都组成委员、专家和部门“三位一体”的调研视察队伍。县政协主席和分管副主席既“挂帅”又“出征”,参与调研视察全过程。
一套“组合拳”,让县政协的工作方向更明、工作成效愈显——
《关于草海综合治理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采纳,调研报告中的详实数据,成为草海综合治理的权威数据,为草海综合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委员视察调研报告》为威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出了问题,找到了对策,极大地助推了威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度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的提升;
《威宁自治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对威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剖析,推动威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工作提速。
……
沉到一线察实情,深入群众解难题。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视察调研中,县政协找到了“药方”、找准了“疗法”,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提案协商,促进成果转化
县政协引导委员积极围绕助推生态建设广泛征集提案线索、开展调研,关注生态建设热点、难点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积极撰写高质量提案。
提案协商有深度,成果转换有力度。在县政协众多提案中,一些针对性强、分析到位、有具体建议的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关于禁止百草坪区域人为电捕捉蚯蚓的提案》,得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中国绿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及环保组织的高度重视,经多方沟通办理,成为全国检察机关首例蚯蚓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为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贡献了政协力量;
——《关于威宁自治县杨湾桥水库生物围栏屏障建设的提案》为解决杨湾桥水库水质、土壤、环境等问题提供了参考,同时也解决牲畜、家禽进入防区的难题,有效保护威宁人的“大水缸”;
——《关于进一步加强油烟排放治理的提案》为规范餐饮业行业行为,优化城区空气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县政协助推下,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共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一个个生态建设项目迅速落地,一桩桩民生实事获得群众点赞。
如今,行走在威宁的山水间,处处可见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映在一张张笑脸上。